4上春晚, 一句冯巩评语使他远赴他乡, 姜昆洋徒弟大山今如何

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9:22    点击次数:117

在中国相声圈里,他是唯一的外籍演员,而且就是姜昆大师亲自带出来的外国徒弟。

他在央视元旦晚会的一次偶然机会中被选中,出演了小品《夜归》里的“许大山”,这个角色让他的人生轨迹彻底转变了。

人民日报说过,他是外国人,却感觉就像我们自家人一样。

大山在中国发展得风生水起,不仅4次亮相春节联欢晚会,还多次参与相声表演,最后还迎娶了一位中国妻子。

可最近几年,关于他的消息越来越少。

大山原本在相声界辛苦打拼,结果因为冯巩的一句话,他果断放弃了一切,选择了离开中国。

现在的他忙些什么呢,跟师傅姜昆相处得怎么样?

听大山说话,只听声音不看人,就能感觉这语气肯定是中国人。

大山虽然是加拿大本地出生和长大的,但他的中文说得特别地道,真是让人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。

其实他并不名叫大山,这个名字取得挺随意的。尽管如此,他却一直用这个名字生活了半辈子。

大山本名叫马克·亨利·罗斯韦尔,他还取了一个中文名字——路士伟,这个名字其实和“大山”一点边儿都沾不上。

在八十年代,大山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中国研究。因为成绩出色,他获得了中加两国的交换留学生资格。

我独自来到中国,在北京大学学习中国语言文学,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去推广中国文化。

他在北京大学时,导师为了叫起来方便,给他起了“路士伟”这个名字。他挺喜欢这个中文名字的。

大山上课总是专心致志,虽然他是外国人,但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。

他打算交流结束后,毕业后就回国。所以他特别珍惜现在在中国的生活。

真没想到,他在中国的日子会过得这么多姿多彩。

央视元旦晚会那年,找了几名外国留学生来参与小品表演,大山和几个同学就被挑中了。

那些绕口的中文和幽默的笑话,让人越认真听起来就越觉得呆萌,观众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。

那时候,“洋人”在央妈的活动里挺少见的,所以大山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

大山突然红了,因为大家记不住他的洋名字,就都叫他大山,结果这个名字就成了他的代名词。

姜昆一开始不大愿意收大山当徒弟,因为在相声界,传艺通常都是师傅带徒弟。

收徒就是找个人来接替自己,这个决定可得好好想想。

姜昆如果收了大山做徒弟,那大山就会成为第九代传人,名字也会被写进相声的家谱里,他将是相声界独一无二的洋徒弟。

大山对中国文化特别着迷,虽然是外国人,但说起中文来,那语气和速度,简直跟咱们中国人没两样。

姜昆狠狠的咬了牙,收了这个徒弟。

姜昆带他上了央视春晚,那可是大场面。要知道,就算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的明星,想上春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大山去了四次,跟着姜昆到处跑演出,相声表演方面有师傅亲自指导。每次他一上台,观众席上都挤满了人,他的相声功力也在不断提升。

可大山被鲜花和掌声包围,他都差点忘了自己是为什么来中国的。

他来中国不只是因为向往,主要是因为想帮爷爷“寻根”。

在那个动荡的20年代,大山的爷爷奶奶作为一对充满爱心的加拿大医生,就在那片不安的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医术和温情。

夫妇俩带着他们的三个孩子来到了中国,做了外科医生,用手术帮助了不少中国人。

他们做了很多好事,但战争的残酷让孩子们无法幸免,两个孩子就在这里住了三年,最后还是不得不离开我们。

那三年虽然过得飞快,但留下的回忆特别深刻。

大山出生的时候,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。从那时起,父母就不断跟他说起爷爷奶奶在中国的生活故事。

大山心里总对中国有种特别的情感,虽然远在千里之外,他却总是向往着那里。

他是为了学到东西后,回国去推广中国文化,增进中外之间的了解和交流。

能成为姜昆的徒弟真是幸运,他跟着学相声,慢慢体会到了表演相声的乐趣。

姜昆看着大山从模仿起步,一步步走到创新和传承,心里特别高兴,知道自己没看错人,收了个好徒弟。

渐渐地,大山心里开始迷茫起来。冯巩注意到大山的困惑,一语就帮他解开了迷雾。

“要想成功,得跳出舒适圈啊!”

大山突然醒悟过来,原来他一直只专注于相声表演。要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,他就必须尝试其他形式的艺术。

大山以前积攒了不少名气,所以现在他不仅主持各种节目,还参加脱口秀,甚至在话剧中试着演一演角色。

他在河南商丘市当过“古城形象大使”,还在上海世博会的时候,担任了加拿大的代表。

过了一段时间,大山离开中国去了加拿大,他在那里推广中国文化,结果被加拿大总理直接任命为“加拿大中国亲善大使”。

他跨出了相声这个小圈子,接触到了更宽广的世界,这才让他真正展现了自己的潜力。

2015年起,大山推出了结合中西风格的脱口秀《大山侃大山》,后来他的节目还登上了国际舞台。

这些年大山很少说相声了,也几乎不露面。他在忙些什么呢?他和姜昆的关系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亲近?

前两年春晚上,姜昆表演了新节目《欢乐方言》。节目结束后,网上就传开了他抄袭的说法,讨论得特别热闹。

他们都觉得姜昆这个师傅剽窃了徒弟大山的创作。

事情发生后,大山立刻在社交平台上发声,为他的师傅姜昆辩解。

其实,姜昆没抄袭,是大山在模仿他1987年那段相声。

大山在多伦多演出前,得到了姜昆的允许,而且姜昆还一句一句地亲自指导他。

这事儿其实跟抄袭啥的没关系。你看,大山和姜昆这对师徒关系一直挺好的,姜昆还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大山的职业发展呢。

现在网络这么发达,大家都习惯上网看视频了。

大山特别看重线下舞台表演,他对每一个表演细节都非常上心。

大山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他朗读的中国诗句,默默承担着连接中外文化的使者角色。